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
与高碳经济不同,低碳经济是以节能环保作为经济发展前提的,在进行经济生产过程当中主要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能源。通过使用环保型的能源不仅可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量,使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同步进行。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的发展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各国共同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学者针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也十分宽泛,主要集中在对能源消费与排放的研究,经济发展与排放的研究以及农业生产与碳排放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模式的转变等等。从研究内容上看,各国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相对成熟,但是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环境还稍有不足。
二、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高值化的农业生产。所谓的农业生产高值化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经济环保为主要目的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当中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低碳经济的转变主要利用低碳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第一,放弃土壤耕作。摒弃传统的土壤翻耕生产转为免耕生产。传统农业在进行种植之前都会对土壤进行翻耕,但是这一过程会将土壤中大量的碳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土壤中碳的含量。实行免耕的生产手段可以尽量减少土壤中碳的排放,同时免耕的过程也可以减少机械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的排放。其次,土壤中碳的含量增多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而化肥中的主要成分是N2O,其也是温室气体之一,所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也进一步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除此之外,免耕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让农业生产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使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得到增长。第二,改变灌溉方式。传统的浇灌技术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农业低碳生产技术就是将浇灌方式转变为滴灌或喷灌方式。采取滴灌或喷灌的灌溉方式可以让农作物最大程度获得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滴管设备安装方便,方便生产者对农田进行管理,最大程度的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第三,改变秸秆的处理方式。许多生产者在收割之后就将秸秆进行燃烧,但是秸秆燃烧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起这一资源,可以将其回收作为牲畜的饲料,或是将其掩埋在土壤当中,作为土壤的肥料,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同时降低其碳的排放量。
三、低碳经济视野下农业经济转型与发展路径
1.转变发展观念,树立低碳农业理念
低碳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农业生产必须秉承低碳的理念,改变生产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低碳经济的第一步就是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树立低碳农业理念。首先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尽量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同时提倡多次使用,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其次,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节能设备,同时较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2.政府加大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扶持力度
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经济的管理。提高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政府部门在对低碳农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多与农业生产者进行交流,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政府还要制定完备的政策措施对农业生产进行细致化的指导。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监管。通过制定完善的地方法律制度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约束,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促进农业经济更加稳固的发展。再次,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政府要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为了更好的鼓励生产者实行低碳经济的生产模式必须给予生产者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在生产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行为。最后,政府要帮助生产者进行技术指导。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依靠他们进行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的难度,政府可以为生产者提供与专业人员交流的机会,或者邀请专家直接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进行生产创新。
3.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新型现代农民
政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知识教学体系,让农民有机会学到专业的农业知识,能够与专业的农业生产人员交流经验。政府可以采取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让农业生产者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让他们形成进行低碳生产的意识。然后再帮助农业生产者与农业科技专员进行交流,了解到最专业的生产知识。
4.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推进关联产业集群节能减排
实行低碳农业经济不仅是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也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集群的形成不仅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可以最大成都的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在关联产业集群当中进行能源和信息的集聚,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应。例如,在集群当中可以将一个产业产生的废水废料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篇2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低碳农业节能减排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内涵及意义
1.低碳经济的提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研究专家小组的《2007年度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增无减,使得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凸显,地球表面温度不断升高。预测从1990年到2100年的一个多世纪里,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1℃~6.4℃,到本世纪末,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地表温度都将超过50℃,出现灾难性天气。面对如此令人堪忧的发展前景,各国都对自己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并对能源的利用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背景下,英国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明确了未来经济新的发展模式。
2.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低碳经济就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意味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改变。“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就是希望以最少的碳排放量,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低碳经济概念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3.低碳经济的意义
按照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能源的消耗总量、碳排放总量将进一步增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结论表明,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人类活动引起了温室气体积聚效应。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解决或缓解,那么气候异常、旱涝洪涝频发、淡水日益缺乏、粮食产出受到威胁、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灾难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因此,减少碳的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唯一的出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8年~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人均GDP达到252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资源能源短缺及气候变化等问题,这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制约。
二、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1.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在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之前,各国就已经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1988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990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5/212号决议,决定设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正式启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进程[3]。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第一个为应对全球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而制定的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这是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规定了量化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规定发达国家在2008年~2012年内要将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减少5.2%。
2003年英国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这是低碳经济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低碳经济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肯定。2007年7月美国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7年德国制定了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2008年7月日本环境省准备在国立环境研究所等机构公布的《构建低碳社会的12方略》基础上,探讨制定必要的对策措施。2008年世界环境日确定的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希望以此提高各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1992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时,我国就签署了该公约,是该公约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1997年,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通过,虽然没有规定要求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年前的具体减排任务,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毅然承担起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2006年我国先后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5月,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大法”。12月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构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一致的,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国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1.加强宣传,提高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低碳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革新,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必须提高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转变传统的经营消费观念,让企业和公众个人了解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在推行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都能做出哪些努力,使得低碳经济理念深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和公众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企业和个人的一种自觉行为。对于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推行绿色经营,建立高效清洁生产机制,自觉将环保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部分,积极做好污染减排及污染治理工作,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对于个人,要积极响应国家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彻底改变日常生活中诸如餐饮浪费、用水用电浪费等各种不良习惯,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相一致,同时要养成低碳消费方式,在消费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低碳产品,约束自己对奢侈品的追求。
2.优化能源结构,拓展新能源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在煤炭利用率不高的前提下,高比例的煤炭利用便意味着较高碳排放量,这与低碳经济的内涵是相违背的,为此我国应对现有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加快新能源的开发,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推进核电、水电设施的建设;(2)加大清洁风力发电和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方面的投资,积极发展风力发电;(3)积极开发氢能,推进氢燃料电池、氢发动机技术的研究;(4)积极开展生物质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5)全面展开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
3.创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远高于同时期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能源利用率较低,也表明我国能源利用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近期我国能源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减少碳排放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及时更新落后能源消耗设备,实现能源消耗设备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创新能源利用技术,对现有能源利用特别是煤炭利用技术进行改造,提高煤炭干馏、煤炭气化、煤炭液化、脱硫技术等在煤炭利用中的比例。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气、余热、废水、的回收利用,也间接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4.推进低碳农业发展
低碳经济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低碳农业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应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产前,目前我国农业活动会投入大量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工业产出品,虽然这些对农作物增产作用明显,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土壤污染、土地质量退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使用农家肥代替化肥,使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代替化学农药,使用可降解的农用薄膜代替不可降解的农用薄膜,以此来减少对工业产出品的使用和依赖;(2)产中,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管理效率不高,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严重,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以提高管理效率,推广立体种植模式、节水、节能模式以节约资源;(3)产后,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是一项耗能的工作,如秸秆的处理,如果进行焚烧,不仅焚烧本身排放了大量的碳,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应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如进行秸秆还田、秸秆氨化喂畜、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等,一方面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碳排放量,另一方面节约了其他资源;(4)农业活动整个过程,农业活动整个过程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参与,其生产及使用过程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使用,所以我们应加快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提高其效率,减少单位土地上农业机械的需求及使用量。
参考文献:
[1]马学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J].城市住宅.2008年5月,24~25
[2]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8卷,第三期.14~19
[3]中国气候变化网.ipcc.cma.省略/Website/index.php?ChannelID=15&NewsID=101
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篇3
随着生态环境与物资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三农”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应响应“低碳”的号召,努力迈好低碳“三农”的步子。
首先是转变生产方式,打造低碳农业。低碳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概念还更广泛的概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农业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习惯还不太符合低碳要求,既不节约又污染环境。以施肥为例,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传统的施肥方法不仅造成肥料流失严重(约有50%以上的氮没有被作物吸收而流失到农田外),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是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温室效应、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尽快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已成当务之急。发展低碳农业,首先要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实行涉农生产节能减排的管理考核责任制,从国家法律法规高度,逐步开发完善农业能源效率标准。其次要提升粮食主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低碳农业发展打好基础。第三要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式。第四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如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以目前的条件来看,中国首先要做的是把农业生产对碳的依赖程度降下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想办法降低化肥的使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通过科技研发投入更好的品种,让作物不需要多施化肥也能很好地生长;同时发明更好的肥料来替代化肥,例如用有机复合肥以及提高肥效等等。
其次是转变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农村。“低碳”农村是指在农村生活中运用低碳技术,开展低碳生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且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面临着碳排放过大的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靠改善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切实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发展低碳农村关键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充分发挥农村能源优势,如综合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农村生活炊事用能、村镇生活用电及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需要。重点进行秸秆低碳化利用“三位一体”成套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第二,低碳农村还应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比如我国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最适宜大量推广太阳能灶,因此可在西部农村大量推广太阳能灶,减少因燃柴(草、木)、燃气、燃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政府应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太阳能灶生产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以满足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灶的需求。
第三是转变发展理念,当好低碳农民。“低碳”农民是指在生产中崇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在生活中注重节约、主动选择低碳产品的新型农民。低碳农业、农村已是势在必行,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农民这一主体。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低碳农业,让农民尽快走出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向农民普及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低碳生产生活氛围;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切实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推广新型能源。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和企业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大相关技术和机械的推广力度,如秸秆发酵、秸秆还田等多样化处理方式,采用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相结合等方法,探索建立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秸秆处理和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让秸秆变废为宝。通过推广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和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土壤农药残留。鼓励农民建沼气池,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实地指导。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努力做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对于使用无污染新能源的项目,国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钱用在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元污染新能源项目资金可由政府和农产共同承担,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不同的分担比例。三是有关部门要加强推进与监管并举策略。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与监测体系,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秸秆的管理,必须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在工作中,要坚持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措施跟上,真正让农民在开展秸秆禁烧的同时收效益、得实惠,只有得到大多数农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秸秆才不会成为农村过量碳排放的元凶。四是建设生态环境,加大景观农业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切实做好美化村容村貌、抓好资源开发保护、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深化村镇生态创建活动等工作。
【低碳农业的概念(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蚕豆生长过程的小学观察日记15 2024-10-16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我爱读书作文300字 我爱读书的300字作文 2024-10-21
低碳农业的概念(收集3篇) 2024-10-21
我身边的英雄作文字(整理6篇) 2024-10-21